close

七、社會政策的模型

(一)殘補式

1.私有市場和家庭是兩個自然的管道。

2.唯有家庭或是市場功能失效,社會福利制度才有暫時性的干預。

3.靜態、忽略改變。

4.強調資產調查、烙印、施捨、慈善等意味。

(二)工業成就表現模式或侍女模式

1.社會需求的滿足應依循個人功績、成就地位、工作實現及生產力等標準,藉由財稅福利、職業福利體系來滿足社會需求。

2.功能技術服務的角色。

3.潛在價值觀為注重成就、生產力及儲蓄。

4.[有工作者有保險]、[沒工作者只能靠救助]、男人福利國

(三)制度化再分配

1.需求原則,在私有市場外提供全民性與選擇性的服務。

2.增進價值整合,整合經濟政策與社會福利目標。

3.包含社會保險、家庭津貼、社會住宅等。

八、社會政策形成的理論

(一)工業主義的邏輯:工業化的問題促進社會政策。

(二)國家價值說:文化條件、國家價值或意識形態激發國家促進社會政策的出現。

(三)福利資本主義論:為了維持資本主義社會再生產。

(四)社會抗爭論:民意影響政策制定。

(五)權力資源論:控制資本、生產工具以及勞工權力、人力資本(一方代表左、一方代表右),將問題推向政治領域。

(六)理性選擇模式:假設選民是理性的,所以政策發展反映了選民的偏好。

(七)官僚政治模式:公務員是形塑社會政策的主力。

(八)政體中心(國家中心、國家主義模型)途徑:依賴國家政黨與制度。

(九)世界政體論:各個福利制度的變化部份是由於世界政體中國家發展的一般動力使然。

以上九種理論,(一)是經濟決定論;(二)是文化決定論;(三)福利資本主義是政治經濟論;(四)、(五)、(六)是屬於民主政治論;(七)、(八)、(九)也是從政治的觀點來解釋,顯示,把政治帶進解釋社會政策的發展,是七十年代的主流觀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sw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